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年碳排放量1.4-2亿吨,建陶占96%,“十四五”陶企任重而道远
第十一届全国陶瓷人大会暨2021中国陶瓷品牌大会
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秘书长 宫卫
“建陶行业的新挑战与新机遇”专题演讲
系列
2021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截止到10月底,全国陶瓷砖产量约73亿㎡,同比增长13%;全国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企业产量超过2亿件,同比增长25%,与2019年相比增长11%;今年前十个月,全国出口陶瓷砖4.95亿㎡,同比增长0.6%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陶瓷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什么?
如果说“十三五”是通过环保风暴、煤改气淘汰了行业近四分之一的企业,那么“十四五”期间,能耗指标、“碳交易”将成为各级政府调控行业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抓手,将加速行业洗牌的速度。
传统陶瓷产品随着新业态的出现、政策的实施等,将加速向材料化、部品化、空间化过渡,“服务型”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型企业。过去,我们更多思考的是产品转型、技术创新,但当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服务创新。在陶瓷行业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延伸服务链条,甚至推出成品交付,彻底颠覆过去固有的认知,为传统陶瓷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创造了很好的开端。
此外,大量资本快速涌入陶瓷行业,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将形成少数“整体解决方案式”的平台型寡头企业。现在,已经有很多品牌都在为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不断努力创新,培育品牌。
未来“十四五”期间,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将模糊行业间的“边界”,传统建材家居产业将加速向大家居融合。
岩板作为一个新的物种,为传统陶瓷制造业开辟了一个无法估量的全新市场。在此背景下,生产型企业加速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、新技术应用推广,不断提升生产效率。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“十四五”市场需求的预测,到2025年建筑陶瓷包括岩板在内产量将维持在90亿㎡,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85亿㎡,国际市场约5亿㎡。
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向全行业发布的“十四五”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中,提出了建陶企业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将超过120万元,卫生陶瓷企业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将超过60万元,先进品牌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将超过150万元,培育8~10家销售额百亿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,优秀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%以上,建筑陶瓷销售额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超过25%,卫生洁具销售额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超过35%。
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调查,到“十三五”末,部分品牌企业已经实现了全员劳动生产率120万元的水平,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榜样。
随着品牌企业、优秀企业通过资本的加持帮助企业实现裂变式的增长,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第二个,第三个,第四个过百亿的企业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双碳是绕不开的话题,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实施,将加速整个建陶行业高质量发展,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,为此,我们将通过对产业政策深入的了解,用好产业政策,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。
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约1.4-2亿吨,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.5%-2%左右,其中建筑陶瓷碳排放量占到全行业近96%,所以对所有陶企而言任重道远。
在实现碳排放,碳达峰的目标课题下,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、发改委、工信部制定全行业双碳达标路径课题研究,提出实现全行业双碳达峰的主要路径。
众所周知,建陶行业主要以烧天然气为主,未来必须由过去的烧天然气、煤改气转为终端设备电气化。我们将通过不断提高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量,在岩板、发泡陶瓷等一系列新产品、新材料、新物种上开始发力,通过国家提出的质量分级管理,不断提升产品品质,通过推广燃料的标准化、多层窑炉、光伏发电,包括干法制粉等一系列新技术,新产品推广应用,帮助行业快速实现碳达峰。
关于“十四五”期间行业工作重点及建议:将继续以“建筑工业化”、“绿色制造”、“形成国内大环”为主,持续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。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,因为建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制品。
在过去的十余年来,建陶产业为改革开放及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,步入新时期,对行业发展而言是全新的课题。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,经历过风雨,经历过市场的洗礼,未来的挑战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个新的挑战,相信通过行业的智慧共同努力,一定会迎来第二个春天。
2022-04-13 15:07:51